-
【2022年惠州招商】惠州:进出口重上 3000 亿 结构优化显活力
惠州:进出口重上 3000 亿 结构优化显活力 一、外贸规模恢复:加工贸易与一般贸易双增长 2021 年,惠州市进出口总值 3055.1 亿元,同比增长 22.8%,重回 3000 亿元台阶。其中,加工贸易进出口 1602.4 亿元,占 52.4%,增长 20%;一般贸易进出口 1303.6 亿元,增长 26.7%,占比提升至 42.7%,成为主要增长动力。 二、产品结构升级:机电产品与新兴业态领跑 机电产品主导 出口机电产品 1659.7 亿元,增长 25%,占出口总值 77.8%,其中液晶电视机、手机、平板电脑出口合计 429.1 亿元,增长 28%。 新兴业态崛起 跨境电商进出口增长 50%,仲恺高新区设立跨境电商综试区,吸引亚马逊、阿里巴巴等平台入驻,2021 年线上交易额超 200 亿元。 三、区域载体发力:仲恺高新区成增长极 仲恺高新区聚焦 “5+1” 现代产业体系,2021 年 GDP 突破 808 亿元,增长 17.9%。TCL 华星光电 t7 项目量产,年产 12 代面板 60 万片,全球超大尺寸面板市场占有率提升至 15%;德赛西威智能网联产品出货量增长 40%,成为特斯拉、大众等车企核心供应商。 四、未来展望:构建 “双循环” 重要节点 惠州计划 2025 年进出口额达 4000 亿元,重点发展半导体、新能源汽车等高端制造产业。依托深惠产业合作区,2022 年计划引进深圳电子信息企业 50 家,建设智能终端产业集群,目标年产值超 500 亿元。
2022-01-28
-
【2022年惠州招商】惠州经济跨越:近 5000 亿 GDP 背后的产业升级密码
惠州经济跨越:近 5000 亿 GDP 背后的产业升级密码 一、经济总量跃升:稳居广东第五城 2021 年,惠州市地区生产总值达 4977.36 亿元,同比增长 10.1%,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2.1 个百分点,稳居广东经济第五城。这一成绩得益于电子信息和石化能源新材料两大支柱产业的强劲拉动,全年规上工业总产值达 9785.9 亿元,同比增长 26%,正式跨入 “万亿工业大市” 门槛。 二、支柱产业领跑:世界级集群初现 电子信息产业:仲恺高新区集聚 TCL、德赛西威等企业,2021 年智能终端产值超 3000 亿元,全球每 10 部手机中有 2 部产自惠州。TCL 华星光电 t7 项目量产,实现 65 英寸 8K 面板全球首发,带动上下游产业链产值增长 20%。 石化能源新材料:大亚湾石化区年炼油能力达 2200 万吨,中科炼化一期、巴斯夫一体化项目投产,2021 年石化产业产值突破 1200 亿元,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石化基地。 三、未来规划:2026 年目标 8000 亿 GDP 惠州提出 “十四五” 规划,计划到 2026 年 GDP 突破 8000 亿元,工业总产值达 1.6 万亿元。重点推进埃克森美孚惠州化工综合体、太平岭核电二期等项目,预计新增投资超 3000 亿元,届时石化和电子信息产业将跻身世界一流集群,成为大湾区东部枢纽门户。
2022-01-25
-
【2022年惠州招商】博罗县:破局要素瓶颈 筑牢实体经济根基
博罗县:破局要素瓶颈 筑牢实体经济根基 一、工业强县:智能装备与企业培育 博罗县以智能装备产业园为核心,2022 年计划引进智能装备企业 30 家,培育专精特新企业 10 家,推动 “小升规” 企业 50 家。园区规划面积 10 平方公里,配套建设研发中心、检测认证平台,已吸引深圳某机器人企业投资 12 亿元建设生产基地,预计年产值超 20 亿元。同时,实施 “上市育苗” 工程,对进入辅导期的企业给予 200 万元补贴,2022 年目标新增上市企业 1 家。 二、工改攻坚:村级工业园升级路径 针对土地集约利用难题,博罗县推行 “政府引导 + 村企合作” 模式,2022 年启动村级工业园改造项目 20 个,计划拆除面积 5000 亩,重点打造石湾电子信息产业园、园洲智能装备产业园。例如,石湾镇某旧工业园改造后容积率从 0.6 提升至 2.5,吸引 10 家电子企业入驻,土地产出率提升 4 倍。 三、营商环境优化:服务型政府转型 建立 “企业服务官” 制度,县领导牵头解决企业用地、用工等问题,2021 年累计走访企业 300 家,解决诉求 200 余项。在政务服务方面,推行 “一窗通办” 改革,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 1 天,工程建设项目审批 “容缺受理” 率达 80%。同时,设立 5000 万元产业发展基金,对技改项目给予最高 300 万元补贴。 四、乡村振兴与产业融合 推进 “美丽圩镇” 建设,2022 年打造 10 个示范村,发展休闲农业、农产品加工等产业。依托罗浮山资源,开发 “旅游 + 康养” 线路,年接待游客目标超 500 万人次。在农业领域,建设丝苗米产业园,引进深加工企业 5 家,带动农户年均增收超 6000 元。
2022-01-14
-
【2022年惠州招商】惠州冲刺 8000 亿 GDP:两大支柱产业迈向世界一流
惠州冲刺 8000 亿 GDP:两大支柱产业迈向世界一流 一、双万亿集群战略 惠州市以 “融深融湾” 为核心,瞄准 2026 年 GDP8000 亿元、工业总产值 1.6 万亿元目标,重点打造电子信息、石化能源新材料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2021 年,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达 6100 亿元,TCL 华星光电 t7 项目实现满产,全球每 4 台 55 英寸以上高端电视面板中有 1 台产自惠州;石化产业产值突破 1300 亿元,中科炼化一期、巴斯夫一体化项目产能释放,预计 2025 年达 3000 亿元。 二、重大项目驱动 埃克森美孚惠州化工综合体投资超 1000 亿元,一期年产 160 万吨乙烯项目加速建设,配套建设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吸引 10 家世界 500 强供应商落户。电子信息领域,引进深圳某智能终端总部项目,投资 50 亿元建设研发生产基地,预计年产智能穿戴设备 1 亿台,70% 供应大湾区市场。 三、园区与交通支撑 规划建设 10 个万亩级产业园区,2022 年投入 120 亿元完善基础设施,其中太平岭核电产业园引进核能装备企业 25 家,打造 “零碳产业示范园”。交通方面,深汕高铁、广汕高铁 2025 年通车后,惠州至深圳、广州通勤时间缩短至 30 分钟,惠州港吞吐量目标突破 1 亿吨,成为大湾区东部物流枢纽。
2022-01-14
-
【2022年惠州招商】惠州逐梦 8000 亿 GDP:两大万亿集群撑起发展骨架
惠州逐梦 8000 亿 GDP:两大万亿集群撑起发展骨架 一、目标解析:五年跨越的产业底气 惠州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6 年 GDP 瞄准 8000 亿元,核心支撑在于电子信息、石化能源新材料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2021 年,惠州规上工业总产值达 9785.9 亿元,其中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超 6000 亿元,TCL 华星光电、德赛西威等企业带动效应显著;石化产业产值突破 1200 亿元,中科炼化、巴斯夫项目产能释放,预计 2025 年达 3000 亿元。 二、产业布局:集群化与重大项目驱动 电子信息产业以仲恺高新区为核心,建设 “智能终端 + 半导体 + 超高清视频” 产业链,2022 年计划引进 10 亿元以上项目 15 个,重点布局芯片设计、智能穿戴等领域。石化产业聚焦大亚湾石化区,埃克森美孚项目一期加快建设,年产 160 万吨乙烯,配套建设化工新材料产业园,预计 2026 年石化产业产值达万亿级。 三、园区与交通支撑 惠州谋划建设 10 个万亩级产业园区,2022 年投入 100 亿元完善基础设施,其中太平岭核电产业园引进核能装备企业 20 家,打造 “零碳产业园”。交通方面,深汕高铁、广汕高铁加快建设,2025 年通车后实现 1 小时直达广州、深圳,惠州港吞吐量目标突破 1 亿吨,成为大湾区东部物流枢纽。 四、创新与人才保障 实施 “东江学者计划”,2022 年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 10 个,建设惠州学院新能源产业学院,年培养专业人才 3000 人。研发投入强度目标提升至 3.0%,建设中科院惠州新能源研究院等平台,推动企业与高校联合攻关,力争 5 年内突破氢燃料电池、高端电子元器件等关键技术。
2022-01-14
-
【2022年惠阳区招商】惠阳区:双核驱动 打造大湾区产业竞争力新高地
惠阳区:双核驱动 打造大湾区产业竞争力新高地 一、产业定位:电子信息与石化延伸 惠阳区与大亚湾区协同发展,聚焦电子信息、石化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2021 年,惠阳区规上工业总产值达 2800 亿元,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占比超 60%,伯恩光学、联想等企业带动智能终端产业集群发展;大亚湾石化区年产值超 2000 亿元,中海油炼化、恒力石化等项目形成 “炼化 — 烯烃 — 新材料” 链条。 二、招引与培育:高新技术企业攻坚 实施 “百亿企业培育计划”,2022 年目标招引高新技术企业 50 家,推动伯恩光学扩产项目投资 30 亿元,年产智能终端零部件 10 亿件。在石化新材料领域,引进深圳某高分子材料企业,投资 15 亿元建设生产线,配套大亚湾石化区产品深加工,预计年产值超 30 亿元。 三、园区与载体建设 建设惠阳(新圩)智能制造产业园,规划面积 50 平方公里,重点布局机器人、无人机等产业,2022 年首期启动区建成标准厂房 50 万平方米,引进项目 10 个。同时,推动大亚湾新兴产业园与深圳坪山区共建产业协作区,探索 “研发在坪山、生产在惠阳” 模式,2022 年计划联合举办招商活动 5 场,引进跨境研发项目 20 个。 四、城市配套与民生保障 优化交通网络,深汕高速扩容工程竣工,实现 30 分钟直达深圳;建设人才住房 2000 套,引入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学校,提升教育配套。2022 年,惠阳区目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 8%,打造吾悦广场等商业综合体,培育夜间经济示范街区 3 个,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2022-01-14
-
【惠州招商】惠州工业园发展概况(2025 年修订版)
一、发展历程与战略定位 惠州工业园前身为惠州数码工业园区,2002 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2006 年更名为广东惠州工业园区,2010 年纳入惠州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辖,成为国家级高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园区位于惠州市惠城区三栋镇,控制性规划面积 5.86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 5 万人,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之一。 园区以智能网联、新型储能、高清视频显示、高端装备四大新兴产业为核心,着力打造 “创新驱动、产城融合” 的现代化科技园区。2023 年,园区工业总产值突破 240 亿元,同比增长 4.3%,固定资产投资达 61.37 亿元,成为惠州市 “3+7” 工业园区体系中的重要增长极。 二、区位优势与交通网络 惠州工业园地处粤港澳大湾区东岸,北接惠州南部新城,南靠永湖镇,东临良井镇,西连三栋镇,位于惠州数码信息、科教文化、石化重工业三条战略经济产业带中心区域。 交通枢纽地位:距惠州南站(广汕高铁)15 公里,30 分钟可达深圳坪山站;惠大高速公路贯穿园区,1 小时车程覆盖深圳、东莞、广州等核心城市;距惠州港 40 公里,可通过东江航道连接珠三角港口群。 区域协同发展:作为仲恺高新区 “一体两翼” 发展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园区与潼湖生态智慧区、中韩(惠州)产业园形成产业互补,共同承接深圳、香港等地的产业转移与技术溢出。 三、规划布局与空间结构 园区采用 “一湖二片三区四园” 空间布局模式,构建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的现代化园区。 产业集聚区:规划面积 21.5 平方公里,重点布局电子信息、汽车零部件、精密机械、新材料新能源四大主导产业,已形成德赛西威、德赛电池、康冠科技等龙头企业集群。 配套服务区:占地 10 平方公里,建设商业综合体、人才公寓、学校、医院等生活设施,配套建设研发中心、孵化器、检测认证平台等创新载体。 生态保护区:依托淡水河、良井河等水系,建设滨江生态廊道、湿地公园,打造 “城在园中、园在绿中” 的生态格局。 智慧园区建设:部署 5G 网络、工业互联网平台、智能物流系统,实现园区管理数字化、企业生产智能化。 四、产业发展与创新能力 园区聚焦高端制造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 “龙头引领、集群发展” 的产业生态。 电子信息产业:以 TCL 模组整机一体化项目为核心,聚集了九联科技、高盛达等企业,年产智能终端设备超 5000 万台,占惠州市电子信息产业产值的 15%。 汽车零部件产业:德赛西威智能网联汽车项目投资 30 亿元,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 100 亿元;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年产能达 50 万套。 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引进容汇锂业、新玮镍钴等企业,形成锂电池材料、光伏组件等产业链,年产能超 10 万吨。 创新平台建设:与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共建产学研基地,设立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8 个、市级重点实验室 12 个,2023 年研发投入强度达 3.2%。 五、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 园区累计投入超 50 亿元完善基础设施,构建 “九通一平” 的现代化产业承载环境。 交通网络:建成 “五横六纵” 主干路网,惠大高速公路园区段扩建工程 2024 年竣工,新增双向六车道;园区至大亚湾石化区的石化专用通道贯通,物流时效提升 30%。 能源保障:建设 220 千伏变电站 2 座、110 千伏变电站 5 座,年供电能力达 50 亿千瓦时;规划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2025 年可再生能源占比将达 20%。 环保设施:投资 5 亿元建设工业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 5 万吨;建设固废综合利用中心,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率达 98%。 公共服务:引进惠州学院附属学校、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分院,建设人才公寓 3000 套;设立企业服务中心,提供 “一站式” 政务服务。 六、区域合作与未来展望 园区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积极拓展跨区域合作。 深惠产业协同:与深圳福田区共建 “深惠科技合作产业园”,2023 年引进深圳转移项目 12 个,总投资超 50 亿元。 国际合作平台:依托中韩(惠州)产业园,引进韩国 LG 化学、三星电子等企业,建设半导体材料、显示面板等产业基地。 未来发展目标:到 2025 年,园区工业总产值突破 500 亿元,培育上市企业 5 家以上,建成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七、发展成效与荣誉资质 经过 20 余年发展,园区已成为惠州市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 经济指标:2023 年,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 61.39 亿元,同比增长 4.3%;税收收入 4.04 亿元,同比增长 36.5%。 企业培育:现有生产型企业 277 家,其中规上企业 158 家、上市企业 13 家、高新技术企业 99 家。 荣誉称号:先后获评 “国家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火炬计划惠州数码视听产业基地”“广东省民营科技园” 等称号。 惠州工业园将以 “创新驱动、开放合作、绿色发展” 为引领,加快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现代化科技园区,为惠州打造珠江东岸新增长极贡献力量。
2012-10-11
有想补充的信息?点我投稿

- 联系我们
- 企业入驻
